成都物流公司,新城配時代到來
快狗打車港股上市,四家貨運平臺被約談,貨拉拉全面下線“拒單率”指標及相關規則……近期,城市配送再度引發廣泛關注。不過盡管被聚光燈籠罩,眾包平臺目前深耕的主陣地,依然只是萬億城配的一角——猶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,被看到只是一小部分。
占城配市場總規模9成左右的,是大B計劃性城配。過往數年,也涌現出了一批試圖掘金于此的企業。但由于城配本身具有區域性特征、服務也多非標化,加之受限于企業模式、經營能力,這一領域市場集中度依然較低,企業規模普遍不高。
不過隨著商流的變化,行業整合的推進,城市配送市場規模在不斷增長的同時,一些頭部企業也開始打破發展“天花板”。
規模已是萬億級,什么在推動城市配送增長?

成都物流公司,成都物流公司區別
商流決定物流,城市配送也是如此。當下,城市配送市場規模的增長、需求類型的變化主要受以下四方面因素帶動:
1.業態革新
以往,商超、便利店、夫妻老婆店被視為是支撐城市配送規模增長的傳統要素。凱度零售就曾發布數據稱,中國市場有將近700萬家夫妻店、小便利店,并且貢獻了所有零售渠道40%的出貨量。當下,本地生鮮電商、社區團購、B2B平臺、商圈配送等成為了城市配送增長的新動力。
2.渠道變化
多渠道、多場景經營是近些年零售業變革的主要方向,本地零售的多種渠道本就是品牌商們關注重點。疫情之下,遠距物流面臨著不確定性,而本地零售在履約保障方面又顯現出了一定優勢,這也使得相關方對這一領域的關注度進一步提升,城市配送也成為了受益者。
3.需求驅動
渠道端的變化,也倒逼著供應鏈模式發生變革,城市配送所服務的類型也愈發多樣,如倉到倉、倉到店、統倉共配、集貨統配、傳站等等。與此同時,消費者對便利化、品質化服務的追求,也催生了大量的到家需求。
4.巨頭涌入
隨著電商、外賣等市場增速的放緩,互聯網巨頭們紛紛尋找新的增量市場,有著約30億市場規模的同城零售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。過去一個時期,無論是阿里、京東、拼多多、美團,還是抖音、快手,均在同城領域有所動作。早在2020年,就曾有報道稱阿里將同城零售業務定位為“一號工程”。今年3月,京東同城購業務部也宣告成立。
商流的布局需要物流的支撐。在上述背景下,城市配送自然成為了必爭之地。無論是阿里還是京東,之前已經在城市配送方面有了相應積累。菜鳥方面雖然公開信息不多,但根據阿里發布的財報以及媒體報道的品牌客戶案例,也可以看出菜鳥國內供應鏈業務的成績。而支撐其國內供應鏈業務的關鍵就在于兩張重要網絡:倉配網絡與城配網絡。
至于其他新進入者,也在通過各種方式加速著相關布局,比如美團測試貨運物流業務“卓鹿”,拼多多測試“拼多多同城配”,包括抖音也正在測試配送服務極速達。